FUJICO的鏡頭總是在捕捉那些「未被命名的瞬間」。從岐阜縣的快樂童年、西班牙的自我放逐,到香港街頭的曖昧光影,這位非科班出身的日本女性攝影師,用影像編織了一部關於「不歸屬」的當代寓言。
在邊界上尋找平衡點FUJICO的童年像一幀定格畫面:岐阜縣的寧靜街道、包括父母、自己和弟弟的四口之家,還有獨自閱讀或在田徑場上奔跑的少女。
「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都是陸上競技部的社員,所以校園生活的大部份時間都在運動場上度過。」大學的時候,她選擇了進入觀光學系,只因為當時對旅行很感興趣,卻不知道未來想做什麼。後來,也許因為彼此的志向與溝通方式不一樣,她覺得自己很難與身邊的人融入,於是很想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去這裡以外的某處」。在大學裡修畢一定學分之後,她竟毅然決定休學遠赴西班牙。
此後,這段異國生活經驗便成為了她日後創作的原型。回到日本之後,有段時間FUJICO以翻譯打工維生,卻每月執拗地飛回西班牙。旅行對她而言不是逃避,而是在邊界上尋找平衡點。2020年她大學畢業,遇上疫情爆發,當世界被迫靜止,她卻運用積蓄買下人生的第一台相機。這個看似矛盾的選擇,實則是對那一刻的想法的直覺回應。
在理性與直覺之間來回擺盪
那時她已經移居到名古屋,習慣將自己拍攝周圍環境的相片上載到INSTAGRAM,這樣竟得到了一些名古屋商家的賞識,並主動邀約她幫忙拍攝店舖的產品和活動。當客戶的數目逐漸增加,攝影便自然地成為了她的職業。其中,沖繩香腸店TESIO在她事業剛起步的時候為她帶來了不少幫助,當這家店不斷擴充到全國各地,讓她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見和認識,同時也不斷推動她的攝影繼續向前進步和成長。儘管如此,因為沒有攝影或藝術的相關學歷,一直讓FUJICO對此感到愧疚。不過這種非正統的背景反而塑造了她獨特的個人風格——她並不追求攝影技術上的完美,但堅持通過鏡頭來表達真實的自己。直至這一刻,她仍然不斷地在實驗和創作,努力地尋找這個世界上屬於自己的位置。她形容自己在拍攝時的狀態:「我在光與影的理性控制,和感官的直覺衝動之間來回擺盪。」
目前,FUJICO在東京、名古屋和沖繩三個地方往返生活和工作。她坦白承認,現時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吸引她定居下來,她只是按照她的客戶所在地而選擇短期的居住點。然而,這種動態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反而讓她感到更加自在和舒服,也可以更容易接觸到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價值觀。「但是,我還是會常常思考什麼地方更適合自己,而我也想更靈活地出國,參與不同地方的藝術和拍攝工作。」
從香港街角獲得創作滿足感
FUJICO的日常靈感往往源於能激發她好奇心的事物。她坦言,旅行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靈感來源,因為與未知的世界與價值觀接觸,總能為她帶來嶄新的衝擊,而與不同人的深入對話,亦成為了她創作思考的重要養份。
2023年拍攝的「香港系列」,標誌著FUJICO創作的重要轉折。當時她結識了香港小店MIDWAY的兩位店主PAN和RITA,在他們的嚮導下遊走了深水埗、中上環、鰂魚涌、彩虹邨等有趣的地區,甚至還去過坪洲。她沿途用相機記錄了不同地方的文化疊影,獲得相當大的創作滿足感,覺得不枉此行。「我對香港很感興趣和覺得被吸引,因為香港有多種文化和價值觀,這些文化相互交錯,又不同於完全的混合,無法用一個詞語來形容。」
除此之外,閱讀也是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雖然要經常外出拍攝,但她仍然很享受在家安靜地閱讀,不論是小說、雜誌、藝術書還是攝影集,只要能觸動她的興趣與感受,都會成為她的創作靈感泉源。她也經常參觀各類展覽,除了攝影展,還熱衷於欣賞當代藝術、裝置藝術及空間藝術,這些跨界創作經常為她帶來全新的視覺與思想碰撞。
讓表達變得更自由和真實
對於FUJICO而言,攝影是一種能夠自然傳遞一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現象與情感的方式。她認為,相機讓她超越語言的限制,把無法言說的感受和經歷直接傳遞給觀眾。這並不是放棄用言語溝通,而是讓表達變得更自由和真實。她深信每位攝影師的鏡頭都能展現出對其於世界的獨特視角,這正是攝影最迷人的地方。因此她希望透過自己的影像,讓觀眾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景色與可能性,也許還能為那些曾經渴望「能去這裡以外的某處」的人帶來一點啟發和鼓勵。而這正是她現在最想做到的事情。
FUJICO至今最喜愛的一件個人作品,是一幅透過玻璃窗戶拍攝的玫瑰花影像。那是在去年七月,她到哥本哈根探望正在打工度假的朋友,並暫住於對方家中。每天早上,她們都會在廚房裡圍著朋友親手烘焙的麵包,一起享用早餐,那段寧靜溫暖的時光讓她特別珍惜。有一天,她從廚房的窗戶望出去,發現盛夏七月竟然還有玫瑰花綻放,當建築物外牆邊上的美麗花朵與她敏銳的雙目交接的瞬間,她內心竟湧現出莫名的喜悅。這張照片不僅捕捉了七月的玫瑰,還凝聚了當時空間裡所有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細節與情感,因而成為了她心目中最難忘的畫面。
FUJICO眼中的美,始終帶著自然的顫動與不可捉摸的流變。她深信真正的美源自天然,而非人造,那種閃爍不定的特質就像林間光影般難以被定格。即便是同一件物品、同一處風景,隨著觀看者的生命歷練不同、相遇的時機各異,都會煥發出截然不同的美感體驗。這種對於美的理解,既呼應了她作品中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也揭示了她創作的宗旨——不是要捕捉事物的永恆,而是為了見證每一次獨特的相遇,如何在觀者眼中綻放獨一無二的光芒。
在永恆流變中尋找歸屬的勇氣
關於性別標籤,FUJICO的態度清醒而幽默:「曾經有客戶在見面時驚訝地發現原來我是女性。這挺好的,說明我的作品先於身份被看見。」她認為創作應回歸「人」的本質,而不應受到性別、年齡、種族所左右,所以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她總是盡量表現得「中性」,避免於作品中展現出女性的意識。然而,她仍會坦然接受不同性別之間的生理差異:「據說女性對於顏色的敏感度與男性不一樣。既然差異不能避免,那就讓它成為工具,而非枷鎖。」
FUJICO對攝影的熱愛帶著一種從容的開放性,她渴望終生與鏡頭為伴,卻不會將創作侷限於單一形式。「攝影帶我連結了世界各地的人們,這份流動的對話才是最珍貴的。」她表示若然某天熱情轉向,也會坦然擁抱新的可能,因為創作的核心從不是媒介本身,而是那份「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持續創造連結」的生命力。
在這個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FUJICO提醒我們,真正的觀看需要勇氣——直面破碎的勇氣,擁抱不完美的勇氣,以及在永恆流變中尋找歸屬的勇氣。或許正如她鏡頭下的哥本哈根玫瑰,美,永遠盛開在邊界與裂縫之間。
Text: Will Chan(@W1LLCH4N)
Photo courtesy of FUJ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