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一種語言,能夠透過光與影述說不同的情感和故事。對香港攝影師VANESSA WONG而言,攝影不僅是工作,更是她探索世界、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她以黑白的影像捕捉日常的真實,透過獨特的視角展現細緻動人的瞬間。從叛逆少女到專業攝影師,VANESSA的故事反映了她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也揭示了她對藝術與真實的執著追求。
叛逆的青春
作為家中的獨生女,VANESSA成長於溫室一般的家庭環境,父母對她總是過份地呵護,甚至有時讓她覺得失去了自由。但是這種保護反而激發了她的叛逆性格,令她渴望有一天可以擺脫枷鎖,盡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中學三年級時,她被送往英國入讀寄宿學校,這趟經歷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在寄宿學校裡,VANESSA第一次接觸到藝術,第一次認真地畫畫,並且發現自己對於創作充滿熱情,自此便不能自拔地沉浸於藝術的天地裡。中學畢業回到香港後,VANESSA考進理工大學,主修廣告設計。大學的課程讓她首次接觸攝影,這些經驗成為她日後的藝術創作道路的重要基石。猶記得當時一位大學老師不准她使用攝影機,鼓勵她用雙眼去觀察身邊的環境,用內心去感受這個世界,令她獲益良多。從那時起,VANESSA便開始利用相機捕捉生活的點滴,像寫日記一樣以光和影記錄身邊的日常。
VANESSA的攝影創作旅程正式開始,源於一場誤打誤撞。最初,她只是將關於日常生活的攝影作品分享在社交平台上,沒想到吸引了朋友的注意,進而介紹她拍攝商業活動。初期的她經常無償接拍工作,為的是累積實戰經驗和建立自己的風格。客戶對她真實、自然的作品大多表示滿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攝影事業便逐漸起步。
成長的啟蒙
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些人曾對VANESSA的創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在英國讀寄宿學校的時候,身為副校長的MRS. FARRELL的在藝術課上發現VANESSA很喜歡畫畫,不但給予她許多正面的評語,此後還經常關心她的學習進度,並且不斷鼓勵她繼續創作。畢業前最後一天,MRS. FARRELL還送了一本記事簿給VANESSA,叮囑她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創作,令她十分感動。當年出自副校長口中的一句簡單說話,竟像種子般在VANESSA的內心中發芽、長大,後來成為了支持她繼續不懈創作的重要支柱。直至現在,這句說話仍不時在VANESSA心中響起。
另外,在大學時期有一位名叫ROBERT SIR的老師,曾經向她展示一張隔著玻璃窗拍攝四腳蛇的獲獎相片。ROBERT SIR 請學生們猜測這張相片是用什麼相機拍攝的,結果包括VANESSA在內的大部份學生都認為所使用的是很昂貴的器材,然而當老師公佈答案後卻讓大夥兒十分驚訝——原來作品只是用IPHONE拍攝。經過了這堂課,讓她明白攝影的核心並不在於昂貴的器材,而是攝影師的視角和感受力。她後來的商業攝影作品主要使用NIKON相機拍攝,因為商業客戶需求高像素輸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VANESSA也是偏愛用手機記錄生活細節,因為既方便且即時,也毫不影響相片背後所表達的意義。
過去十年,VANESSA的視野隨著經驗的積累而變得更加廣闊。從最初胡亂按下快門的稚嫩,到如今能夠全面地理解構圖與敘事,她在技術與心態上都經歷了明顯的成長。然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也給她的創作帶來了挑戰。她坦言,昔日當社交媒體還沒有現在般發達,網絡訊息量沒有今日般龐大,她毋須顧慮太多別人的想法,拍攝時也不會有什麼壓力。但現在網絡上資訊爆炸,創作者的作品及言行都會被網民逐點放大來檢視,令他們無可避免被一個無形的框架牢牢制約,在創作時便難以揮灑自如。
正因如此,VANESSA會經常提醒自己,生命十分短暫,所有人和事物都會稍縱即逝,如果我們不能放慢節奏,認真地感受生活,將別人的目光拋諸腦後,便只會隨波逐流,錯失生命中許多美麗的畫面。
黑白的魅力
「如果我有一雙獨一無二的攝影師之瞳,我希望是一個可以切換到黑白模式的快門,令我可以瞬間用黑白之瞳去捕捉我想拍下的畫面。」VANESSA的攝影作品大多以黑白為主,強烈的明暗對比是她的標誌風格。她認為,人的眼睛可以看見世界上的多種顏色,但是當使用黑白菲林或感應器拍攝的一刻,相片中便只餘下黑白,這對她來說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
另外,黑白攝影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剝離了色彩的干擾,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畫面的情感與結構上。「黑白其實包括了所有顏色,只不過我們的肉眼看不到」,所以黑白是所有顏色的總和,但它又不屬於任何顏色。與其說黑白攝影是一種技術,它更接近於一種哲學。
身為黑白攝影的支持者,VANESSA最欣賞的藝術家是香港紀實攝影大師何藩。何藩在她心目中的地位猶如「黑白攝影之神」,他不但能夠利用相機捕捉昔日香港的簡單日常,而且相片中更呈現出強烈的本土特色和香港情懷。即使時光荏苒,其作品到了今日依然能夠使人共鳴。其中,《陰影》是VANESSA最喜歡的一幅何藩作品——當陽光灑在午後三時一刻的街道上,人群穿梭往來於黑白交錯的陰影之間。每當她想透過大師的眼睛和視角去感受香港的特色,她的腦海裡便會不期然地浮現出這幅作品。
日常的美好
VANESSA最喜歡以相機記錄日常的生活和捕捉街頭的景象,特別是那些未經修飾的真實場景。就算生活和工作變得愈來愈忙碌,她仍經常提醒自己要將腳步放慢,用心去感受周圍的環境。她形容自己喜歡「漫無目的地遊走」,利用觀察力和想像力在平凡生活中尋找拍攝題材,在城市縫隙中發現被人忽略的細節。
香港的快速生活節奏常常掩蓋了日常的美好,而她的作品則致力於捕捉這些不被注意的瞬間。例如,她曾因為在街上看到一頂遺失的帽子,遂拍攝了《香港角落 - LOST CAP》這輯作品,藉著相片記錄這些已被主人遺忘、散落在城市中的失物,並想像它們和它們主人背後的故事。
此外,VANESSA的作品主題不少與運動相關,因為她本身也熱愛運動。「通過相機鏡頭觀看自己的拍攝對象,就好像觀看自己一樣」,這讓她在拍攝時能夠更準確地捕捉被攝者的神髓。在拍攝過程中,她也會嘗試代入不同人物的視角,去感受被攝者那一刻的情緒和反應,從而拍攝出感情真摯的作品。
雖然VANESSA的外表帶點冷酷,感覺不容易被人親近,但其實她的性格偏向內向,不常參與社交活動,有時甚至喜歡獨處。她還有一個有別於一般女生的愛好——釣魚。她相信生活中每一個經歷都能成為靈感的來源,釣魚也不例外。在釣魚時,她可以專注地思考,繼而產生新的想法。另外,釣魚還可以幫助自己培養耐性、放慢節奏,沉澱心靈。
AI攝影的挑戰
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VANESSA對AI攝影的應用抱持開放但謹慎的態度。她認為AI攝影沒有對與錯,只是詮釋攝影的一種方式和選擇。為界定AI攝影的本質,她嘗試將它分為三種情境:作為工具的AI、具有意識的AI,以及超越人類的AI。作為工具的AI實質上是一個溝通師,能夠將人類想表達的想法及所傳遞的指令具象化地生成為結果;當奇點發生,AI會進化成有意識的智慧體,此時AI已等同人類,能夠有意識地進行攝影創作,到時人類攝影師的存在意義將成為疑問;最後,當AI超越人類,成為了接近全知的存在,也許攝影更將會變得毫不重要。
但無論如何,AI攝影使用的只是演算法,本質上接近於數學;而人類攝影師採用的是真實的思考和經驗,其中含了文化底蘊、情感、溫度,是生活的一部份。而且AI攝影的完美結果失去人類創作中不完美的真實感,即使它能夠成功地記錄當下的現實,始終難以表達出主觀的情感,所以最終仍無法被人類攝影師完全代替。VANESSA認為,人類的攝影行為是更加複雜的,因為它必須經過思考,再通過行動將感受轉化為影像。因此,其攝影作品既是真實的結果,也是攝影師存在的延續。
在光與影的交織中,VANESSA用她的鏡頭詮釋了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深邃。無論是黑白影像的細膩處理,還是對日常生活的關注,她的作品都傳遞出一份難得的真誠與溫度。她總是不忘提醒我們:放慢下來,用心感受,才能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好和意義。
Text:Will Chan
Photo courtesy of Vanessa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