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在乎作品本身是否擁有靈魂——能否觸動人心,讓被忽略或沉默的人得以被看見、被理解、被療癒。」
香港作為一個金錢掛帥、懲罰理想的地方,藝術在這裡經常被現實包圍,但仍能激盪出一些勇敢堅毅的創作靈魂。施小恩(SZE SIU YAN MOMO)正是其中一位特立獨行的女性影像藝術家,她以黑白攝影及詩意文字為媒介,大膽凝視身體、慾望、創傷與治癒的複雜情感,用鏡頭捕捉無聲但強烈的生命能量。
藝術與工作是一種共生
施小恩於普通家庭成長,家中沒有太多機會讓她接觸藝術。她的母親畫功優秀,卻為生活而放下畫筆。童年時,她曾偷偷離家出走幾個小時,令父母大為緊張,原來她只為外出購買一盒顏色畫筆。可見這份對於藝術和創作的渴望,以及對於社會規範和主流觀點的叛逆,自小已在她的血液裡盪漾。某程度上,她認為自己繼承了母親未竟的藝術理想。
小恩在主流學校接受中小學教育,但中學時不能選修視覺藝術科,她唯有和另一位同學一起自修。這種自我驅動的探索,養成了她長大後獨立與堅強的性格。她在訪問中說:「如果從十六歲開始活到一百歲,人生其實只有約30,681天。每天都在倒數。所以我選擇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多去經歷和體驗,唯有如此,才能累積觸動他人的能量,以生命影響生命。」
小恩的藝術旅程始於香港藝術學院與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藝術文學士課程。在那裡,她接觸到菲林與數碼攝影,這個嶄新媒介讓她真正開始以女性身體作為創作的出發點,拍攝裸體成為她思考身份、感知與邊界的重要途徑。透過影像,她不只凝視個人經驗,更尋找與觀眾、社會的深度對話:「藝術對我而言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讓我在混亂裡尋找到呼吸的空間,也希望觸動同樣需要被理解、被看見的觀眾。」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投身市場廣告領域,以工作支持創作的基本資源,在麵包與靈魂之間,努力守護自我的純粹:「藝術與工作並非互相排斥,而是一種共生。」她坦言:「在現實中沒有金錢,藝術可能無法被看見;但沒有藝術,許多真實就永遠無法被聽見。」
黑白凝視下的靜默革命
小恩的藝術語言以黑白攝影為主體,擅長捕捉「情感如費洛蒙般瀰漫的光線與空氣,凝結為觀者無法逃避的凝視時刻」。黑白對她來說不是冷漠的記錄,而是一種去繁就簡的極致純粹——光影之間,情感反而加倍清晰和深刻:「沒有色彩的干擾,讓每一個呼吸與情緒,在作品中變得真實而深刻。」
由於主題聚焦身體、慾望、創傷與叛逆,讓她的作品往往呈現出偏向「陰暗」的感覺,但她否認這種「暗黑」的視覺特色會導致負面感受,強調自己希望通過攝影帶來自由和療癒的可能,「當我們願意跳出這些既定框架,重新凝視這個世界,就會發現它比想像中更自由、更豐富。我希望透過影像,讓觀者感受到那種自由的可能性——那種不被定義的溫度,是我認為最有療癒力量的東西。」
除攝影外,她也在詩詞、裝置、身體行為等不同媒介中摸索女性主體性與情感結構,用多元形式展現動人的瞬間。其作品往往直接觸碰女性經驗、社會與身體,以及權力與慾望的界線。
攝影師與模特兒的雙重身份
創作早期,小恩專注於女性身體的裸體攝影,試圖於鏡頭前挖掘信任、坦露與轉化的歷程。她最難忘的一系列作品,是與一位模特兒通過兩年時間共同創作的裸體影像。從初識的生疏、拘謹,到後來彼此坦誠、甚至親手為對方剃髮,整個過程的結果不只是一系列照片,更像是一場靜靜綻放的情感儀式,一個關於信任、轉化與陪伴的深刻見證。
「拍攝裸體,從來不只是影像表面,而是關乎『信任』與『安全』的關係。作為攝影師,每當我拍攝裸體模特兒時,我亦會選擇與她們一同裸體,因為我深信攝影師與模特兒的關係不應是凌駕與被凝視,而是一場平等、互信的對話。」
與大部份攝影藝術家不同的地方,是小恩同時具備攝影師與模特兒的身份。這兩種看似對立的角色,在她的創作中卻互為補足、彼此成就。因為曾經歷被拍,她在擔任攝影師時,尤其重視模特兒的感受與安全感。在裸體拍攝過程中,她常提醒自己放下權力與階級差異:「攝影不是權力的單向施予,而是一場平等、互信的合作。」當她自己成為模特兒時,也希望攝影師能給予同樣的理解與尊重。這種互換視角的經驗,讓她更能體會彼此共處的情感流動和信任堆疊,影像因而更真誠,也更具力量。
創傷、慾望與女性身體自主
小恩的創作靈感深植於個人經驗與社會現實。社會議題的介入,則體現在對影像界性侵、權力失衡現象的持續回應。「在社會上屢見不鮮的性侵新聞,尤其發生在攝影圈的事件,無形中成為我創作動力的一部份。」她坦率地自述年輕時曾被非禮,之後六年無法穿上短裙、短褲,衣櫃裡只剩下長褲。這份來自身體的恐懼和憤怒,逐漸轉化為對女性身體自主的藝術探索。
小恩相信攝影本身不止於紀錄,而是一場有溫度、有意識、有意圖的凝視,也可以是一種對抗、一種提問,甚至是一種沉默中的吶喊。她的大部份靈感都來自於對女性身體、慾望、創傷與療癒的深刻自省,以及對社會現象的持續關心。隨著創作經驗的累積,她不只停留在影像本身,而是擴展至更多元的媒介與角度,並探索女性主義與身體自主的議題。她曾經在INSTAGRAM上經營一個匿名帳號,聚焦於「PTGF」(PART-TIME GIRLFRIEND)這類社會邊緣現象,嘗試把攝影作為一種介入社會的工具,並且透過創作開啟更多與觀眾對話與思考的空間。
女性主義與社會議題
小恩認為,女性主義價值與身體自主是貫穿於她作品的主軸。縱使以裸體作為主題,她的作品從未只為激發慾望,而是希望促使觀者重新思考:「我們對身體的控制與選擇權,為什麼會被奪走?」她用鏡頭質問現實,也藉藝術尋求答案:「身體不等於慾望的投射,而是情感與存在的一部份,是我們與世界連結的語言。」她強調,懂得欣賞和擁抱自己身體的人,並非放縱慾望,重要的是每個人如何選擇活出自己,如何看待身體與靈魂。她亦從不認為自己力量微小,反而相信哪怕一點改變,也有能力觸動世界。
對於裸照和身體議題,香港社會普遍持保守和污名化態度,她的展覽常被要求修圖、遮蓋敏感部位或改變展示方式。因為不妥協於主流審查與傳統規範,小恩只好選擇以網絡作為主要展演空間。現在她反而會自資策展,突破展覽次數的執念,更著重於作品能否真正療癒、觸及內心。在個別公開展覽中,如「CIRCUMSTANCE」、「逆」、「BOOK:D」等,她也融合了匿名書寫、觀眾互動,主動建立脆弱卻真誠的對話橋樑。她希望作品為被忽略與壓抑者帶來力量,讓他們成為被理解與療癒的主體。
日常迷戀與精神食糧
在作品層面,最令她著迷的是黑白光影間流動的溫度與情感;在生活上,則是黑咖啡、香煙、書本,和深層睡眠。這些既簡單又迷人的東西,成為了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毋須任何言語,反而讓她更接近純粹的本質與理想的生活。
偶然,小恩在創作途中也有筋疲力盡,甚至萌生放棄念頭的一刻。但是每次快要停下來的時候,她還是會試著鼓勵自己繼續前行。她認為這樣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拉扯與矛盾,也是一種人生趣味。現在,她正一邊建立現實生活的基礎體驗,一邊繼續守護靈魂不被磨損。
當社會急於為身體貼上標籤,小恩以影像撕去所有定義,還原成最原始的叩問:什麼才是真正的赤裸?或許答案不在畫面中,而在觀者被觸動的瞬間——當我們與她的作品相遇時,那些曾被壓抑的、忽略的、沉默的,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Text:Will Chan(@W1LLCH4N)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